看老友小三到屏山的介紹, 勾起我絲絲回憶感歎, 小時候我有一段較長的時間住在元朗......元朗墟, 油田, 屏山新村, 下高埔新村, 鳳池村......都留下足跡, 可是那片雪泥, 早沒有了.....
床頭上常駐的一本書, 是"香港老照片", 不時在睡前翻翻, 三位作者中, 鄧達志對故土的情懷 , 最觸動我心......
或許那裡也藏著我部份的童年, 更或許是那份永遠無法解開的鄉愁.
---------------------------------------------------------------------
" 不知妳有否在兒時唱過這樣一首校園歌曲 : " 朵朵白雲飛向我的故鄉......看那東方鮮紅的太陽......""
"這個乍暖還寒的三月中旬的晚上, 飯後我踏在我熟悉的村路, 獨自散步從很小便是我的習慣......"
" 過去平原上的唯一高層建築物, 從后海灣彼岸的寶安縣也可見到的聚星古塔沒有被推倒, 更有趣地成為香港首條文物徑中之重點文物觀光處. 但當我領著一眾小朋友到此觀光, 大家都被擠在它身邊的大型車場, 髒亂的貨櫃場及周遭環境以及天水圍密集的樓房包圍而感到失望......"
轉載自"香港老照片", 黃宗熹先生的深秋古塔---1951
" 村後小山上祖母的屍骨入土快十年, 早寒. 她過世前, 本來一望無際沼澤魚塘河流紅木林..........仍未動工建造十萬人口的城市"天水圍".......那時, 我們不叫它天水圍. 本來的名字叫"約所".
祖母有幸沒有看到她熟悉的土地河山風景大改動, 帶著幾乎由始至終的家鄉印象入土為安......避免碰上叫人難堪的發展遺痕. "
未滿周歲的作者, 在外祖母的懷中.......一個農村家庭的婚禮.
" ......他們可永遠不會感受到, 在我心底中那個在飄向故鄉的朵朵白雲庇蔭下成長的小孩的悲傷. 如今只能看到朵朵黑煙及灰塵侵蝕凋零的故鄉. "鄧達志 於 "香港老照片"
---------------------------------------------------------------------------------------------
很慶幸, 當我想念我的童年時, 當我在成人世界裏迷失時, 我仍可回去, 仍可回到我幾乎未變的小鎮
我小時候也住過元朗噃,不過太細過只記得附近有間榮華,其他印象都不太深刻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3/08/2008 22:10:00]係牙, 妳也住過元朗牙, 我曾住過元朗榮華斜對面, 大馬路的小樓房.......好像仍存在, 不個面目全非了 , 也住過水車館街後面, 當年的五合街.......元朗最舊的發源地, 現已全拆了.
講小時候..........小時候我住的那條街(我吾係住晒成條街 ), 就像一個小園, 邊個住街頭, 邊個住街尾, 都知得一清二楚. 我最懷念那兒時日子, 印象中好似冇咁多壞人, 可以四處走, 好安全. 你就好啦, 可以有個小鎮讓你回去!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3/08/2008 22:21:00]香港, 很久前已成為一個和鄰居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了.
很慶幸我的祖輩選了一個極之偏遠的祖居, 發達的沒有的了, 但有些東西, 雖有錢也買不到的......雖然, 錢是萬能.
不過, 我的生活已和她相隔很遠, 我也不能真的在那裏生活了, 或許, 有時發奇想, 如果我發了達, 我一定會從修祖屋(一定不是拆建), 使她重新煥發青春, 放假或過時過節可回去住住.......發吓夢先.
香港的變遷太快太突然太肉酸。處處樓房一樣樣。有幸保留的又一忽忽。我第一次去聚星塔,真係無法想像,古塔竟然在西鐵站旁邊。超肉酸。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3/08/2008 22:44:00]可能, 香港從來都是一個"搵食"的城市, 不是一個安居的地方, 大家都沒有放太多感情在這裏, 政府固然沒遠見, 兼向商界傾斜,
可歎是在當地住了很多代數以百年計的居民, 竟有"快來剷平我的故鄉, 給我錢錢錢, 否則我把我的土地變成爛車場, 看你怎樣!"之心態........或許這是共業
其實也不是香港, 早年的東京, 妳看看宮崎駿"百變狸貓", 就知道為了發展多摩市, 他們做了些什麼.
人口不斷膨脹, 固然是原因之一, 短視的商人政府居民做成的政策, 才是問題, 發展, 是重要, 但"發展", 絕對不是硬道理, 連中國政府現在都明白了.
其實屏山已是很好的了, 除了聚星塔被大廈車站包圍, 其他的古建築物都保存得不錯, 值得一看的. 小三去的老屋, 很不錯的呢!
回覆刪除還有錦天吉慶圍, 希望鄉民漸漸覺醒, 保護鄉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