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芝麻雪芳兩款

用了兩個食譜做芝麻雪芳, 這個是比較好吃的......



(1) 4蛋黃 20g糖 15g麻油 50g熱水 30g芝麻粉 逐樣加入打勻


(2) 4蛋白 40g糖 打發至企身


(3) 60g低粉一次過加入(1)拌勻, 蛋白霜(2)分三次拌勻, 入模至七成滿, 入爐170度焗約25分鐘左右. 待涼脫模.


蛋糕有芝麻的香味, 鬆軟有一點點芝麻粉的小粒粒, 好吃.



-----------------------------------------------------------


這個呢, 用了九鬼黑芝麻醬做,


(1) 4蛋黃 20g糖 50g九鬼黑芝麻醬 50g熱水


(2) 4蛋白 40g糖 打發至企身


(3) 60g低粉和(2)交替拌入(1)..........


烤出來一點芝麻香也沒有, 質地韌韌的, 不好吃........我猜, 芝麻醬太幼細, 香味在烤焗的時候揮發了, 下次唔掣了 , 浪費了九鬼芝麻醬, 都係用芝麻粉好d.........:p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澳門的正宗歐包

澳門有一間不見經傳的麵包店, 賣的歐洲包很正宗呀!


每次經過, 都想買一個回來, 可惜太大個, 未必吃得完......今次, 一於買呢個好大好大的rye bread, 一看這個用包籃做的包, 不規則的爆口, 好香呀, 包好收在背囊中, 都有陣陣香味滲出, 幾驚旁邊的人以為我在發酵:p



老佛爺餅店的麵包雖然好吃, 總摻入了些港式改良劑風味.


回家放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切開, 厚厚的包殼, 散散實實的包肉, 很香麥味, 酸種味, 還有點basil的香味, 我估Poilane Miche 大圓包都是近似這樣了.塗上好味的手製Bonnie Yves果醬, 好歐洲風味呀!


但是, 不愛自然發酵不加改良, 不愛散散實實風味的, 千萬不要買, 你實鬧死我整古你, haha.....



這間店子, 還有很多包款, 例如focaccia, grain bread, bageutte, bagel, danish......



這間麵包店, 就在旅遊塔地庫, 連正式名字都沒有, 就叫Patisserie(餅店).


........不只歐洲包的, 還有各款三文治, 糕點, 還有一個冷盤櫃, 賣沙拉和意粉的. 人流疏落, 正好吃一個舒適的簡單午餐或下午茶.



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澳門的文化也在褪色

澳門主教山是澳門的地標之一, 小小的歌德式教堂屹立在西望洋山上, 成為絕佳的景色........


可惜因為河邊新街的一個不相干的樓盤, 這個景色永遠有兩個獃子在探頭探腦......



新馬路有一列很有風格的舊樓.,



近年租左比一些商戶, 哇, 其中一間竟然封左人地幾層外牆做廣告牌, 破壞左成幢樓房的外觀, 將香港式的霸道引入.......話晒澳門都係世界文化遺產城市, 如果係在巴黎, 咁嘅行為已經係違法啦. 想像吓, 如果在噴水池一帶的商店個個係咁, 都幾災難性.



禮記 x ribsclothing - 澳門係有d文化

ha ha , 去澳門竟然買左幾件Tee........



事緣這一天又去左禮記冰室飲冰........飲冰, 真係好有50年代的情懷......haha



飲冰室主人在桌子玻璃底夾了一張傳單........wow, 竟然將禮記和tee crossover起來, 好好的idea呀! 一種愛本地文化和老幼承傳的feel, 又,整件事變得很cutie很in.



一於去找找這間小店子......RIBS


我對店員說 : haha, 2010太空漫遊塊黑石板都拿來玩??


她說 : 你點知咖????


我 : hehe我都係後來睇 dvd咋......:p:p:p......呀, 呢間店的tee係咪澳門人自己設計咖...


她說 : 係呀!!


澳門的年青人一般都係斯文d的, 雖然, 近呢十年八年已經江河日下了.......



酒店房中見到一本雜誌.......丫, 內容全是澳門的當代文化, 不是很悶的那種, 睇得出係好地道的品味.......


香港嘛, 大部份係飲飲食食, 八八卦卦.......一係就政政治治, 金金融融.......呀, 都有一本號外, 不過唔同feel, 冇左地道文化味.



例如裏面介紹一個很年輕的本地攝映家Joao Ventura........又介紹一個踏單車的夜之旅程.......仲介紹什麼地方買到"公平貿易"的朱古力和茶葉.......好有趣咖.



市中心的鬧區中, 仍保留六角亭市民閱報中心...........



每次都不期然走上"邊度有書", 享受一種隱世超然的讀書樂........非香港的樓上書店, 也非台灣的誠品可以比較.......呢度就係有得賣"公平貿易"的朱古力和茶葉了.


一位小女孩, 隨母親來, 母親是打掃女工, 媽媽一邊打掃, 小女孩在東主的店子等候......看圖書.......看窗, 這個情境, 香港冇左好耐了...........


整個書局變得不只是賣書, 有一種很人文主義的氛圍氣.



澳門旅遊塔, 別看是旅行團的熱點, 竟有這個寧靜的公共空間, 我們坐在這裡良久, 一邊又想起, 香港有這種地方嗎?.........有呀, 六星酒店可能都有啩........



不久, 一個家庭來了, 聽到一個操正宗香港口音的婆婆說:


"蝦! 澳門有咁闊的海, 點解唔填左佢, 可以起好多樓."


這種說法, 單單在這個trip已聽過兩次........香港地產惡晒, 又怪得了誰.........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元朗今昔(四)

我估係60年代吧, 呢個咁靚的地方, 你估係邊度丫?


現在呢度, 已成了豪宅區 - 錦繡花園.  其實早年香港係比較多元化的, 不像今天, 什麼也是地產地產地產........希望南生圍不會成為另一個錦繡花園吧.



呢幅照片年代更久, 是1950年代吧, 元朗新市鎮開始成形.......大馬路的中段, 看到遠處的同樂戲院已存在了.



我想是50-60年代的恆香酒家, 那時的建築是有一種細緻的美感......."包辦筵席 - 隨意小酌 - 中秋月餅 - 結婚禮餅" 樓下是米舖....雜貨店....


恆香已經馳名全港, 但只留下唐餅部, 仍是值得驕傲! 我最喜歡吃他的老婆餅, 除了這一家, 不吃別的, 但是租金難捱, 沙田唯一的分店都消失了, 去哪裡買?



70年代的大馬路康樂路口, 原來有一座咁有風格的匯豐銀行大樓......



現在已變成豪無特式的高樓大廈, 加上輕鐵設施, 顯得份外迫狹. 還是那句, 哪有這麼笨拙的地面鐵路??? 港英政府搵笨之作.



合益有限公司市場, 是元朗歷史最悠久的物產公司(不是地產公司呀:p), 你知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嗎?



70年代的安寧路, 中間的是元朗新區, 後面遠山仍在, 朗屏村仍未出現.



--------------------------------------------------------


1951年的屏山聚星塔.....



2010年......幾乎同一角度, 同一距離......你找到聚星塔嗎?



70年代, 你又估到這裡是什麼地方???



鄧達志在"香港老照片"中的片段令我很感慨.....


"......村後小山上祖母的屍骨入土快十年, 早寒.......(她)有幸沒有看到她熟悉的河山風景大改動, 帶著幾乎由始至終的家鄉印象入土為安.......


那時, 我們不叫它"天水圍".......本來的名字叫"約所".



".......面對這片我自小引以為傲, 精神肉體為依歸的土地, 經歷高樓大廈, 輕鐵, 公路, 西鐵, 貨櫃場, 貨車場, 停車場, 廢車場的所謂發展大前提下, 亂如一連串強暴. 她早已不是我本來熟悉的母土.......



希望總有一天, 她會重新以健康面貌站起來, 為將來猶如過去的我一般的孩子們, 提供居所之外, 給予培養兒童成長的青山綠水, 日出日落與朵朵白雲. "


 


 


元朗今昔(三)

雞地, 真係賣雞賣鴨咖, 呢個係80年代尾啩, 地點exactly我都唔知在那裡了, 只知現在一定已成為樓盤.......背景應該係鳳攸街區的樓宇



以前的雞地一帶, 是很空曠的巴士總站和兩三幢舊式的工廠大廈.......


50號巴士, 哇, 呢架古董巴士, 一定係巴士迷的至愛.



呢架仲有型, 50號是當年來往元朗和佐敦道碼頭, 是和市區連接的重要交通, 現在的交通方便了很多, 佐敦道碼頭, 早已消失了, 我都曾經住在附近呢!



由高處看鳳攸區, 我想是80年代中期, 重新發展已經成形了, 還有一幢工廠大廈未清拆.


這區的發展佈局也算合理, 也是利用了舊工廠區. 不過一連串的發展, 附近的鄉村已漸漸消失........



哈, 你們知道工廠大廈前, 保安樓後面的空地以前是什麼地方呢?


你又估唔估到呢幅相是在哪裡取鏡的呢?



80年代, 巴士前面的"Hong Kong is Watching"是時代的標記之一, 點解好學唔學, 學Animal Farm的"Big Brother is Watching"???


你知唔知呢度係邊度丫?



2000年代, 設施是多了. 天空卻小了.



 


 


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元朗今昔(二)

呢幅相好特別喎........是元朗十年例醮, 一個醒目的牌坊, 地點在元朗明渠旁, 背境是喜利大廈和鴻福樓, 時間是1983年......應該是深秋時節, 路人在秋風中信步而行, 衣履整齊, 道路寬廣, 份外爽神......



下圖是同一地點, 應該是2010年代的一個夏天吧, 改善的我想是明渠已沒有當年那麼臭崩崩, 一來環保工作做多了, 二來也因為元朗周邊的雞農豬農已經消失得八八九九.......



同一個場合, 向相反方望向西面. 80年代的元朗市區已經發展得很成熟. 樓房整齊, 馬路開闊......



2000年代, 樓房擠迫, 人擠車多, 連鎖店取代本地小店, 社區關係變得疏離.......這是我重返元朗時的感覺.



教育路, 我想是80年代的.......哈哈, 你們看當年的警察制服, 很有殖民地的風格, 但現在的警察制服, 又太casual, 像保安員多點.




發展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壞事, 當年的"發展"沒有那麼乞人憎, 總是比較人性化, 樓房密度適中, 市區周邊有農村鄉郊, 住在本區幾十年的本地居民和外來居民比例合理, 本地小商店安樂地做生意, 是安居樂業的感覺.



------------------------------------------------------------


估計這是70年代的谷亭街口, 那時還有榮華大酒樓和恆香酒樓, 現在原址只剩下恆香, 而且兩家都變成餅家了.


看那大橫額......小市鎮都幾風雅喎, :)



那時元朗還有很多舊區, 行前一點的五合街(合成街, 合益街, 合發街, 合和街, 合和後街), 是元朗新市的元祖, 全是兩層高瓦頂老房子, 那時的居住環境是不好的, 但街坊里弄的感情很好, 80年代中期拆卸了, 唯一的痕蹟是水車館里這名字.


同一地點的2010年代, KFC,  優之良品, 輕鐵......但看不見天空.



向西前行數十公尺, 恆香對面, 以前有一間陳光記百貨公司, 不只當時還存在嗎? 照片中已見不到.


"大信行禽畜藥品, 農場飼料"......可見那時的近郊還是有農畜業, 還記得我曾在下高埔新村同學家住過一段時間, 同學家是豬農, 附近魚塘處處, 安居樂業, 如今已變了高速公路交錯的地方.



同一地點2010年代, 咦, 通明公司, 好像在上圖也有的老公司呀??? 是賣什麼的呢? 忘記了.......



70年代, 泰祥街的金輪樓和勤儉樓, 哦? 前面的老房子原來咁有風格, 是元真幼稚園的舊址吧, 可惜日久失修, 已變了爛屋. 那時還沒有古跡活化的概念.



2011年, 變化不大, 但之前的老房子已拆建成十多層高的樓宇, 十多層高, 都合理丫.


看! 勤檢樓的側面竟有老屋屋頂的印記!!!



元朗東莞學校, 一間舊式的鄉村學校, 不知你是不是校友?



為了地產發展, 也拆掉了, 地產商+政府的政策, 這些小學校是必殺的, 可是他們知不知殺了一間學校傷了多少人的心? 為什麼不資助他們改善校舍, 難度投資地產比投資教育更重要?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4894657&extra=page%3D1&page=1


http://www.y1.hk/disz/viewthread.php?tid=50&page=3


http://hk.myblog.yahoo.com/old-hk/index?l=f&id=23


http://hk.myblog.yahoo.com/jw!k6SnFmiaHxnlrfYSAR27My6Scdun81F6/article?mid=2994


謝謝你們, 沒有你們, 很多的回憶都失去了.